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wǎng)訊(記者 陳琳君 潘峰 邱嘉熙)陽光、沙灘、椰林、海浪……提到大梅沙,人們總會聯(lián)想到這些極致浪漫的場景,這里已然成為市民游客心中的向往之地。有別于那些夾雜在中心城區(qū)眾聲喧嘩、鱗次櫛比的城中村,身處濱海之間的大梅沙村是一個不急不躁、慢條斯理的“非典型”城中村,仿若深藏于這座喧囂城市的一顆“明珠”,顯得格外珍貴。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建立40年以來,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大梅沙村這個極具特色的漁民小村順應時代發(fā)展大潮,緊擎改革風帆,以不斷向好的衍變軌跡向世人“講述”了一個“生態(tài)宜居、村容整潔、村風文明、生活富?!钡墓糯迓涞兪?。
百年古榕樹見證歲月流轉
行走在村里,尤為醒目的是村口的一棵茂密粗壯的大榕樹。碩大的樹蔭撐開一片陰涼之地,村民常聚集于此,老人搖著蒲扇或乘涼或下棋,小孩嬉鬧玩耍,享受閑暇時光,微風不時吹來,好不愜意。在高樓林立和人來車往的現(xiàn)代都市環(huán)境里,這種自得其樂的村莊生活凸顯出自身的別樣風味,行走在村里巷道上,一股怡然自得的氣息隨之撲面而來。
雖是客家聚落,大梅沙村卻沒有傳統(tǒng)客家民居的宗祠和祖屋,村里唯一一處與民俗信仰有關的場所是村北入口的一棵老榕樹和榕樹下放著的各種信仰的神龕?!斑@棵古榕樹應該有200多年歷史了!”“村后面原來還有很多這樣的大樹,樟樹、榕樹、龍眼樹等,占了七八畝地,以往村里開會,都在大榕樹下?!痹诖迕窨磥?,這片古樹林是能帶來風調雨順、佑護村民平安的“風水林”。
與大榕樹相對應的是這座村子悠久的歷史,雖沒有明文記載,但村里的老人說,村子的歷史最早都可以追溯到三四百年前,當屬清康熙年間恢復新安縣界后的新建村落。這個距今已300多年的古村落,在整個梅沙片區(qū)都算的上是較大的村莊,人口最多時有五六百人?!?00畝水田、800畝旱地,再加上幾千畝的山地和林地,就是整個大梅沙村村民賴以生存的基礎?!贝迕駰罟倨较蛴浾弑硎?,那時候,大梅沙村、小梅沙村、成坑村、上坪村四個生產(chǎn)隊,基本依靠種田打漁為生,每家每戶都要在生產(chǎn)隊的統(tǒng)一安排下,外出務農打漁,長年累月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用楊官平的話說,幾乎人人都過著“吃完上頓愁下頓”的苦日子。
“古榕樹旁的這座房子是當年大梅沙第一生產(chǎn)隊的倉庫?!睏罟倨绞峭辽灵L的梅沙人,年過花甲的他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段“艱苦歲月”,年幼的楊官平每天都會到這棵大榕樹下“放牛”。在他的記憶里:“一條褲子穿一年”“頓頓都是咸魚青菜”足以可見當年的日子過得有多難?!澳茉缛者^上‘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的日子,是每一個大梅沙村民的夢想。”楊官平說,在物資匱乏的計劃經(jīng)濟年代,“沒有票證是萬萬不行的”,那時買東西光有錢還不行,如果沒有票證,就算有錢也買不到想要的東西,買煤買菜買油買布買啥都得要票。
由于大梅沙村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整個村里除了西邊的幾排屋子是坐西向東外,其他的幾排屋子都是坐北向南,在最北邊的一條通道就是大梅沙村最寬的巷子,巷寬4米左右。村里的老人告訴記者,作為梅沙“第一大巷”,這條巷子要比村里其他的巷口熱鬧得多?!斑@里就有一間小賣部,是當年鹽田供銷社在大梅沙地區(qū)開的唯一一個日常百貨小店鋪,周邊的成坑村、上坪村居民都要來這里買醬醋糖茶。”
“當年,就是在現(xiàn)在大梅沙股份公司辦公樓斜邊上,有一個被稱之為‘紅心煌’的地方,那里平時作為全村孩子上學的‘學堂’,關鍵時候還是村里商討大事的‘議事堂’……”歲月如歌,時光流轉,而今,數(shù)代皆為漁民或農民的大梅沙村民早已不再捕魚或耕種,唯有老榕樹、青瓦石、古屋、巷道還依稀作為這座古老村落歷史的見證,折射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