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新界向北望去,不遠處矗立著一堵閃閃發(fā)亮的摩天大樓之墻,各式樓頂連接,勾畫出錯落有致的城市天際線。
這里是中國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也是摩天大樓“生長”最快的地方之一,從“小漁村”到滿城摩天大樓用了不到40年的時間。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深圳目前建成與封頂超過200米的建筑超過100棟,其中超過300米的建筑有10多棟,數(shù)量位居世界前列。
70多歲的中建三局老職工王毓剛,至今仍清晰記得1982年第一次來深圳的感受:“那時深圳就像個小漁村,一眼望到頭,到處是荒草灘和魚塘,人們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沙土路。”
深圳的城市規(guī)劃者們似乎一開始就想把深圳打造成一座“摩天大樓之城”。1980年,深圳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qū)。僅僅兩年后,這里的第一座地標性建筑——國貿大廈就瞄準了當時內地第一高樓,樓高160米。
“那時的香港已經是高樓林立、經濟發(fā)達,大家都希望把深圳建設成香港的樣子?!睍r任深圳國貿大廈工地主任、施工指揮王毓剛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成為當時最響亮的口號。
1985年國貿大廈建成,“三天一層樓”的施工速度曾令人震驚。自此,“深圳速度”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代名詞。
幾十年來,深圳建筑地標的“高度”不斷刷新。
1996年,深圳地王大廈建成,樓高383.5米,成為當時的亞洲第一高樓;2011年,441.8米高的京基100大廈落成;2015年,近600米高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封頂。
摩天大樓改變著城市的天際線,同時也改變著城市的格局和精神面貌。深圳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氣質也越來越多元化。
對于國貿大廈,很多深圳人早年的記憶就是其49層的旋轉餐廳。從全景玻璃窗望向遠處,可俯瞰香港。到旋轉餐廳看城市風景,是很多市民的一大樂趣。
地王大廈建成時,其周邊聚集了平安銀行大廈、小平畫像廣場、大劇院、老證券交易所以及各種寫字樓,涵蓋當時全市大部分的銀行、保險和證券機構。地王大廈成為上世紀90年代深圳經濟快速崛起的標志。
2011年,京基100大廈落成后,深圳的摩天建筑開始“會說話”。
“×××生日快樂”“×××嫁給我吧”,在京基100大廈的外墻看到這些表白話語,深圳人已習以為常。京基100大廈的外墻成為建筑、城市與人的新型表達方式。
從“小漁村”到如今的現(xiàn)代化都市,深圳摩天大樓的“生長”速度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的發(fā)展速度。從160米高到380多米高,用了10年時間;而從440多米高到近600米高,只用了5年。
來自世界高層建筑與城市人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共有144座超過200米的新建摩天大樓,中國共有76座,占總數(shù)的53%。而深圳連續(xù)第二年成為世界上建成高層建筑最多的城市,共建成12座超過200米的摩天大樓。
“相對于北上廣三個一線城市,深圳的土地面積狹小,人口眾多,所以建高樓,追求單位面積的高產出。”深圳綜合開發(fā)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介紹,人多地少是深圳高樓遍地開花的原因之一。
深圳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顯著,臨海而又靠近香港。縱橫交錯的地鐵線路和剛剛開通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讓其優(yōu)勢更加凸顯。大批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的投資創(chuàng)業(yè)者紛紛涌入,建立自己的工廠和企業(yè)。
如今,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yè)在此設立總部,并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小型企業(yè)入駐深圳,這里儼然成為中國的科技和金融的重鎮(zhèn)。
“‘向上尋找空間’仍是深圳未來發(fā)展的方向,這里的摩天大樓高度、數(shù)量可能會有新的突破,摩天大樓已經寫進了這座城市的基因里?!惫f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