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市公司再融資規(guī)模龐大,但與之下對應的,卻是整體上市公司資金使用效率令人擔憂。數(shù)據顯示,2014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shù)募覕?shù)和認購總金額都在不斷攀升,今年以來就已經有滬深兩市共計有984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8124.31億元理財產品。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理財成為部分上市公司支撐業(yè)績的支柱,甚至是公司扭虧的“救命稻草”。對于暫時不需要擴大生產、現(xiàn)金流充裕的公司而言,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成了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式。但上市公司過于熱衷理財而疏遠主業(yè)對公司長遠發(fā)展不利。
上市公司掀起理財潮
青青稞酒10月11日公告,10月10日,該公司以自有資金 5000萬元購買民生證券“民享77天171010固定收益憑證”理財產品。此前的2016年5月19日,公司2015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自有資金購買保本型理財產品的議案》,在保障公司日常運營資金需求的前提下,同意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在2017年度合計使用不超過人民幣9億元的自有資金購買短期(投資期限不超過一年)低風險保本型理財產品,并授權公司管理層負責辦理相關事宜,該9億元額度可滾動使用。
這一行為并非個例。恒順醋業(yè)10月11日公告,公司將于2017年10月12日使用自有資金認購海通證券“一海通財。理財寶”系列收益憑證尊享版182天期第59號收益憑證產品 5000萬元。公司經2017年4月14日召開的第六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及2017年5月18日召開的2016年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對自有資金進行現(xiàn)金管理的議案》,同意公司對自有資金進行現(xiàn)金管理,總額度為不超過人民幣5億元,在公司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一年之內,授權董事會可在不超過上述總額度內進行滾動使用。
僅在10月11日當天,還有頂點軟件、永安藥業(yè)、隆平高科、凌霄泵業(yè)、永和智控、華鈺礦業(yè)、宏發(fā)股份、雪萊特、克明面業(yè)、西藏藥業(yè)、春風動力、方大碳素等數(shù)十家上市公司公布了類似的公告。WIND統(tǒng)計數(shù)據則顯示,按照認購日起計算,2017年以來,滬深兩市共計有984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8124.31億元理財產品。上述984家上市公司合計持有理財產品個數(shù)9425只(未剔除重復)。
近年來,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數(shù)量和規(guī)模均呈現(xiàn)急劇攀升之勢。WIND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4年,滬深兩市共計有444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3476億元理財產品;2015年全年,滬深兩市共計有630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5525億元理財產品;2016年全年,滬深兩市共計有806家上市公司合計認購了8245億元理財產品。從數(shù)據來看,2014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家數(shù)和認購總金額均在持續(xù)上升。
四家公司認購規(guī)模超百億元
從認購規(guī)模來看,984家上市公司中,有854家認購理財產品金額超過了1億元(含),有223家認購理財產品規(guī)模超過了10億元(含),有16家認購理財產品規(guī)模超過了50億元(含),有4家上市公司的認購規(guī)模測超過了百億元。數(shù)據顯示,新湖中寶、溫氏股份、五礦資本和中國動力2017年以來的理財產品認購金額分別達到了200.73億元、158.70億元、135.00億元和100億元。除此之外,必康股份、珠江啤酒、兆馳股份、長生生物、浙數(shù)文化和三一重工的認購金額也分別達到了90億元、82.20億元、71.70億元、64.75億元、64億元和63.3億元,位居前十。
從認購的理財產品數(shù)量來看,仙壇股份和杰克股份期間持有理財產品個數(shù)分別達到了108個和106個,位居所有上市公司前列。其中,仙壇股份認購的理財產品發(fā)行方主要包括農業(yè)銀行、中信銀行和建設銀行,單次認購規(guī)模最小為10萬元,最大則達到了18190萬元。產品期限最短為1天,最長則達到了半年。2017年以來,仙壇股份合計認購理財產品的金額達到了23.93億元,資金來源則包括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杰克股份認購的理財產品發(fā)行方主要包括中信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yè)銀行和寧波銀行,單次認購規(guī)模最小為200萬元,最大則達到了20000萬元。產品期限最短為1天,最長則達到了185天。2017年以來,杰克股份合計認購理財產品的金額達到了36.29億元,資金來源則包括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從這些理財產品的類型來看,主要偏重于保本型或保本浮動收益型銀行理財產品。
除了這兩家公司之外,2017年以來持有理財產品數(shù)量在50個以上的上市公司還包括益豐藥業(yè)、恒生電子、新湖中寶、杰比特、兆馳股份、溫氏股份、中海達、飛科電器、克明面業(yè)、信捷電氣、埃斯頓等多家上市公司。2017年上半年披露到期收益統(tǒng)計的413家公司中,38家公司理財產品到期收益高于凈利潤,其中ST明科、賢豐控股、*ST佳電等7家公司依靠投資理財產品“扭虧為盈”。如ST明科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1481.03萬元,而其理財收益高達3115.75萬元,相當于凈利潤的兩倍還多。
變更募集資金投向頻發(fā)
上市公司緣何原來越熱衷于購買理財產品?業(yè)內人士分析稱,購買理財產品是上市公司靈活經營的一種方式,借助理財產品降低資金的閑置損失。投資受阻情況下,利用短期理財產品降低資金使用成本,適當時機再進行投資開發(fā),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率,獲得資金收益,是一種回報更高的現(xiàn)金管理模式。
但是,如果長期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則說明公司在投資方面缺乏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無法對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的使用和投資項目進行更有效的管理。一些上市公司使用增發(fā)、IPO募集資金等購買理財產品,這種情況表明上市公司本身并不缺錢,其再融資等有過度融資的嫌疑。
另一方面,這些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偏重于保本類型,其投向主要是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這些理財產品為了覆蓋負債,甚至有可能通過加杠桿投向債券二級市場,進一步推高資產價格,形成資金的體外循環(huán),加重了經濟“脫實向虛”的隱患。出現(xiàn)這一后果,是同大力發(fā)展股權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的出發(fā)點背道而馳。
WIND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7年以來,滬深兩市共計發(fā)生變更募集資金投向523起,計劃投入募集資金1181億元。而2016年全年,這兩個數(shù)字分別是383起和914億元。在一些個案中,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在定增融資實施完畢之后就立即動用募集資金大手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而且這些情況不僅在A股市場中存在,在新三板市場中也大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