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伊人久久精品午夜,日韩欧美一级大片,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国产性大片免费播放网站,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一个色综合久久

當前位置: 深圳新聞網首頁>行業(yè)資訊頻道>藝術>首頁推薦>

林豐俗誕辰八十周年紀念展 從人間煙火中挖掘不平凡詩意

林豐俗誕辰八十周年紀念展 從人間煙火中挖掘不平凡詩意

分享

“造化真意:林豐俗誕辰八十周年紀念展”日前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將展至9月22日。

林豐俗作品《平田耕春》。

林豐俗作品《初晴》。


■ 深圳特區(qū)報2019年09月11日訊 (記者 尹春芳)


造化本指天生地造,萬物互化,一派生機的大自然。在藝術家林豐俗的筆下,處處可見造化的生機活力。作為“關山月與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的展覽之一,由關山月美術館主辦,廣東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支持的“造化真意:林豐俗誕辰八十周年紀念展”日前在關山月美術館開幕。展覽將展至9月22日,觀眾可以免費觀看,感受林豐俗從時代風潮中尋得自己的立足點創(chuàng)作出的直達心境的作品。


林豐俗(1939-2017)是現代嶺南杰出的、具有深遠影響的中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1939年生于廣東潮安縣,1959年考入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師從關山月、黎雄才等嶺南畫派大家,畢業(yè)后在懷集縣、肇慶地區(qū)任職。1981年林豐俗調入廣州美術學院國畫系,從事中國山水畫的教學、研究和創(chuàng)作,作品曾多次入選歷屆全國美展及國內外的重要展覽,并在多種專業(yè)報刊上發(fā)表,出版有《林豐俗作品集》《歲月留韻——林豐俗山水花鳥畫集》等。


四大板塊立體呈現藝術人生


林豐俗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于畫家在中國改革開放期間以傳統(tǒng)山水畫精神為出發(fā)、尋求適合表現現代中國畫精神和現代人對山水畫的新理解。與此同時,他的花鳥畫也頗具特色,其中不乏筆墨意趣的真情流露,從中可以窺見出自然生機和山水的氣魄,共同構成了其中國畫藝術的重要特色。


陶淵明有詩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正是林豐俗對于中國畫意境的理解和追求。林豐俗曾這樣說:“我確信,用飽滿的情懷投身于大自然之中,就一定能從這‘人間煙火’中獲得題材,在尋常的景物中發(fā)掘出不平凡的詩意?!边@也代表著他的藝術理念。


此次展覽試圖通過林豐俗不同主題作品,結合創(chuàng)作相關的草圖、速寫、視頻和現實圖景,以“澄懷造境”“詩意家園”“妙得心源”“率意成趣”四個板塊,呈現林豐俗中國畫的整體面貌。通過對畫家不同主題作品的梳理,尤其是同一題材的不斷提煉,再現從造化到心源的轉化過程,從眼中之真、心中之真,到畫中之真,逐步升華。這構成林豐俗對造化生機和真意的不斷尋求,也是我們探求林豐俗藝術世界的起點。


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在展覽前言如此寫道:“自然造化中的這一派生機的氣息,正是林豐俗的中國畫藝術給我們帶來的強烈吸引力。對于他來說,自然造化既是一個需要不斷加以扣問和證驗的客體,也是一種正在體驗的狀態(tài)。他正是以這種個人獨特的審美感受、質樸的藝術語言,傳達出自然造化的本質意蘊,并將之與傳統(tǒng)筆墨、民間色彩和古典詩文意象完美結合?!?/p>


作品《木棉》入藏關山月美術館


此次開幕式上還有一大亮點,林豐俗尺幅最大的一張作品《木棉》入藏關山月美術館。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林豐俗創(chuàng)作完成重要代表作《木棉》。木棉,一直被視為“嶺南春色”的象征物。關于這件作品,林豐俗曾描述過,肇慶市古城墻上有一棵古老的木棉,巨大的主干已被雷火劈去半截,可是它還頑強地活著,聳立青空,雄偉峻峭。強烈的視覺形象,使他采用了肖像畫的形式為它造像。林豐俗對這一題材共創(chuàng)作了4件作品,入藏關山月美術館的這件藏品尺幅最大,2米65長、1米9寬,曾入選“廣東省美術作品展”和“全國美展”。


開得紅艷的木棉、綠意盎然的鄉(xiāng)村景象、村前屋后、小溪細流……漫步展館中,從林豐俗的筆下可見處處生機盎然的景象。尤為讓人感動的是展覽中的一幅長卷《鄉(xiāng)村行》,是林豐俗創(chuàng)作于1992年的一卷未完稿,展現了嶺南鄉(xiāng)村平凡景色中孕育的無限詩意,同時也讓我們看到畫家定格的創(chuàng)作瞬間,因而富有現場感和歷史性。


廣州美術學院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原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表示,以平常心、以平易之筆墨、以若不經意的方式寫出自己的情之所感、心有所動之處,這樣的花鳥畫充溢著人情氣息,就連一般觀眾也會感到其親切可人的特性。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總館長、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王璜生認為,作為南方畫家,應該自信、真誠地去發(fā)現南方的價值、南方的山川之美、南方的情調還有南方的文化精神,并創(chuàng)造出南方畫家各自具有文化品格的繪畫樣式。這正是林豐俗山水畫所提示的當代價值。 

作者:尹春芳[手機掃一掃]復制pc鏈接


[責任編輯:肖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