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仕女圖》
深圳商報2019年04月25日訊 (記者 梁瑛)
繼去年在文博會上推出《歸來》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旅居加拿大藝術家笠夫再度回到深圳,即將于4月30日在深圳美術館推出最新個展《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笠夫國畫個展》。展覽由深圳商報《文化廣場》與深圳美術館聯(lián)合主辦,將展出笠夫近50幅新作,涵蓋了山水、人物、花卉、翎毛及扇面小品等。多樣化的呈現(xiàn),一以貫之的是詩意、靜美、純粹的傳統(tǒng)藝術之光。
重新建立東方審美的自信
看笠夫的畫,完全想象不出,他是一個在現(xiàn)代的都市里生活半生的人。在新水墨、當代藝術盛行的當下,笠夫卻一頭扎進了傳統(tǒng)中國藝術的汪洋大海,在他看來,中國書畫讓人心靈升華。每臨摹一位古人,或荊浩、范寬、馬遠、夏圭,或黃公望、倪瓚、石濤,笠夫都會細致體察他們的人生,領悟畫里畫外的玄機和微妙,對照自己,悟道與得道。策展人子靜說,笠夫的水墨人生,是致敬先賢的行旅。
事實上,選擇這樣一條藝術道路,笠夫也經(jīng)歷了諸多猶疑彷徨,最終,是旅居海外的經(jīng)歷,讓他深刻地體悟到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在笠夫看來,傳統(tǒng)的中國繪畫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很難創(chuàng)新,更不能亂創(chuàng)新。“從世界范圍來說,東方和西方,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審美體系。東方的審美是瓷器的美,講究圓潤,西方的審美是雕塑的美,講究立體。最可怕的是,我們現(xiàn)在認可的都是西方的美,要重新建立起東方審美,在藝術上我們才不會人云亦云,這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做到的?!?/p>
在加拿大,溫切斯特畫廊為笠夫舉辦的畫展,取名為《詩意中國》,他也由此被媒體稱為“將詩意中國呈現(xiàn)給世界的人”。如此傳統(tǒng)的中國繪畫,為什么能在西方獲得認同,連中國人都不一定能看懂的中國畫,西方人能看懂嗎?對于這個問題,笠夫有自己的思考,“西方藝術表現(xiàn)的是個人的情感,關照自己的內心,而東方藝術表現(xiàn)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繪畫語言更加寬泛,這恰恰是現(xiàn)在西方藝術語境中所缺乏的,也正是西方人所希望了解的?!?/p>
繪畫最終是一種修行
從去年的《歸來》到今年的《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笠夫兩次回深辦展,主題都是“家”和“回歸”,他說,30年前闖深圳,故鄉(xiāng)是原鄉(xiāng);30年后的海外孤燈行旅,夢中的故鄉(xiāng)就成了承載奮斗與夢想的鵬城。而年近50選擇跨越轉型,何嘗不是藝術家在藝術追求上,一次重要的精神歸鄉(xiāng)之旅。在笠夫看來,中國古人之所以能在一次次反復地臨摹中找到藝術的真諦,正在于“技近于道”的哲學思想,畫中國畫是一種修行,而反反復復地皴擦點染,正是一種修行的過程。
筆墨當隨時代,筆墨其實也可以撫慰一個時代的心靈。在這個繁華喧囂的時代,借助藝術的古典化回歸,笠夫找到了自己心靈的“解藥”,同時也為每一位觀者提供了撫慰心靈的棲息地。在此次展覽中,透過笠夫的筆墨,觀眾既可以領略景物神髓,也可以感受真情實感。在這方山水世界里,雄壯中見內斂,筆墨間有敬畏,那正是藝術最本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