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畫藝術家楊藝
當下收藏界走起小眾線路,例如鼻煙壺就成了新寵,因為它的價值不在于材質本身有多名貴,而是其上的畫作(內畫)。內畫藝術出現于清朝中期,是用特制的微小鉤形毛筆在透明的瓶子里創(chuàng)作書畫,它是為鼻煙壺而誕生。內畫藝術家楊藝在深圳堅持內畫創(chuàng)作二十余年,成為內畫藝術的傳承人。近日,楊藝接受記者采訪,分享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故事。
楊藝繪制的鼻煙壺
內畫藝術家楊藝出生于河北省,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南漂來到深圳特區(qū),一開始只是工作,后定居于此,她在深圳堅持內畫創(chuàng)作二十余年,憑借著這份工藝,成為內畫藝術的傳承人,并成為傳播大使,多次受邀出訪海外推廣中國內畫技藝,作品被來自海內外的友人收藏。
據楊藝介紹,明末清初,鼻煙作為貢品開始傳入我國,這些進貢的鼻煙用玻璃瓶盛裝,以防止其味道散失,并以瓶的大小標示鼻煙計量。王士禎在《晉祖筆記》中記載:“鼻煙以玻璃為瓶貯之。瓶之形象種種不一,顏色具紅黃紫白黑綠諸色,白如水晶,紅如火齊,極可愛玩,以象齒為匙,就象鼻之,遠納于瓶?!彼耐怀鲐暙I就在于,把紙上畫和寫的藝術,經過工具、操作等多方面的革新,改在為玻璃或水晶煙壺內壁反面上作畫,其難、其奇,真可謂巧奪天工。內畫煙壺的創(chuàng)作在光緒年間達到鼎盛。收藏界認為它集中國工藝美術之大成的袖珍藝術,是詩書畫并茂的藝術精品。
楊藝繪制的鼻煙壺
談及自己與內畫藝術的結緣,楊藝說,從小時候就喜歡畫畫,后來在姑媽家受姑夫的影響跟姑夫學習內畫。當時很刻苦地練習書法、素描、中國畫、西畫,打下了基礎。
有哪一件作品是自己印象深刻的,楊藝認為是,自己臨摹的一副《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狀況,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像今天的節(jié)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p>
在內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在口小如豆的瓶內反手繪制精妙入微的畫面,萬丈江山就藏納在這不及巴掌大的鼻煙壺中。崇山依舊險峻挺拔,松柏依舊蔥蘢,尺寸的收縮,絲毫沒有影響本應大筆鋪張的國畫之美。楊藝的神妙筆作,將水墨畫、山河圖的精神意境全部繪制于這個盈寸天地之中。
談及創(chuàng)作過程,楊藝說,鼻煙壺內畫的制作,一般是在水晶壺或素玻璃壺內壁,用特制的細筆,蘸取少許墨汁顏料,從小口中深入瓶中,反手作畫。創(chuàng)作內畫,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之處是有限的空間以及需要反手作畫,這也是每一個內畫師面臨的主要難題所在,“創(chuàng)作內畫時,需要在這盈寸天地間做到手指和筆桿揮灑自如,這極其考驗一個人的耐性。一手執(zhí)壺,一手作畫,作畫時需要在壺內反手描繪,如此,才能讓人們在外部看到正面的畫像結構?!眱犬嫷碾y度還在于,要長期低頭畫畫,因此還導致頸椎疼痛,中途為了治療疼痛休畫了好長一段時間。
創(chuàng)作內畫,意義之一便是傳承藝術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楊藝說,現在的孩子們對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在推行教育現代化的同時我們應該認識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多年來楊藝多次受邀請攜非遺項目進校園,現場給學生們展示內畫的繪制,一次次贏得了師生們的掌聲。讓孩子們明白擁有自己深厚而獨特文化的民族會更有凝聚力,更有創(chuàng)作力。
談及2018年的期許,楊藝說,自己平時繪畫多以臨摹名畫為主,此外還有人物、花鳥、山水等,深圳良好的環(huán)境給予了她足夠的藝術滋養(yǎng)。每一份收獲背后都有著漫長且異于常人的付出,每一份付出都源于對夢想的執(zh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