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修復技術班學員在學習修復技術。
古籍修復技術班學員在學習修復技術。
不久前,講述文物修復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映,圈粉無數(shù),很多人看了心里直癢癢,都想去試試身手。但文物珍稀,一般人并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別提親身體驗修復的工作了。但是有一樣東西,可能許多人都曾收藏或遇到過,那就是數(shù)量龐雜且散佚各處的古籍。作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份珍貴寶藏,古籍是研究歷史中不同社會面貌、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依據(jù)。但由于其材料自身的原因,保存條件和預防性措施不能盡善盡美,天災人禍多不可防,古籍損壞在所難免。因此,古籍修復在其保護與傳承的過程中便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6月,在深圳圖書館,就有這么一批來自各行各業(yè)的讀者,他們用半年的時間學習一門“手藝”——古籍修復的技藝。就在上周末,這批第一期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的學生正式“畢業(yè)”了,他們亦成為深圳圖書館首批古籍保護與宣傳文化的義工,在讀書月期間的每個周末,他們作為志愿者參與由深圳圖書館舉辦的古籍修復與保護體驗日等活動,向更多的讀者傳遞古籍保護的正能量。
半年,成為一名“修書匠”
昨日,在深圳圖書館的二樓中廳,數(shù)十名讀者安靜地排著隊伍,等待著碑帖拓片、雕版印刷、線裝書制作的體驗。雖然只是簡單的印刷與裝訂,但體驗者們無一不小心翼翼,生怕弄破了紙張?!鞍堰@條線剪成書的七倍長度,再穿針?!眮碜陨钲诖髮W人文學院國學班的大二學生翁曉華輕聲提醒,手把手地輔導著面前的體驗者進行一本線裝書的裝訂。翁曉華正是深圳圖書館第一期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中年紀最小的學員。
其實,深圳圖書館對古籍保護與修復的宣傳早已有之,不僅多次舉辦古籍知識講座和古籍文獻展覽,這些年還頻頻舉行古籍修復文化體驗。2014年,作為“廣東省基層圖書館古籍修復提升計劃”四家首批試點單位之一,深圳圖書館就在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的幫助下開始了專業(yè)古籍修復室的建設,對館內不同級別的古籍逐步開展搶救性修復。
古籍修復室的工作人員李璟介紹,今年5月深圳圖書館發(fā)布了第一期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周末班)的招生通知,僅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報名的讀者就超過了250人,而首批參與古籍修復培訓的這20名學員,都是經過簡歷篩選、基礎知識考察和操作評估等重重關卡脫穎而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在6月到11月這半年的學習中,這些學員通過45節(jié)課時,從古籍修復的理念、原則、流程和工具等到具體的實踐操作,更深入地了解了古籍修復的步驟與方法。期間,他們還曾到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學習滴補法和染紙法。